李政道讲座第九期-通过空间和地面联测运作来探索空间科学和天体物理前沿

  • 物理科学学院-张承勇
  • 日期:2012-07-04
  • 2904


        6
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友会与物理科学学院开设的夏季学期课程——第九期“李政道讲座”在中关村教学楼S301正式开讲。本期讲座共有8讲,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天体物理中心的楼宇庆教授作了本期“李政道讲座”的第一讲,报告题目为“通过空间和地面联测运作来探索空间科学和天体物理前沿”。

楼宇庆教授首先介绍了空间和天体物理前沿科学课题研究具有综合性极强的特点:常涉及多个空间卫星和地面望远镜联合观测运作协调;好的科学思想、多方面的知识信息、有效合理安排使用仪器、切合实际的数据分析和发展理论模型都必不可少。中国正在大规模计划研发制造地面望远镜和空间及天文科学卫星,我们必须强调实实在在的科学问题研究至关重要。

Ulysses宇宙飞船于1992年意外发现了木星南极区几十分钟的准周期活动现象,包括低频右旋偏振射电暴和相对论电子(粒子)暴以及它们与高速太阳风抵达木星磁层的紧密相关性等。木星有很强的同步内辐射带,在具有间歇性的高速太阳风的激励下可引发几十到几分钟的全球性磁流体惯性振荡。我们的木星内辐射带准周期振荡模型预言了木星准周期活动的全球性。国际空间卫星Ulysses, Cassini, Chandra, XXM-Newton Advanced Composition Explorer (ACE)的木星和太阳风观测从多方面印证这一物理图象。楼宇庆教授等进一步用新疆天文台乌鲁木齐南山25米射电望远镜的6厘米波段接收机直接观测木星内辐射带的准周期性强度变化及其与高速太阳风抵达木星磁层的相关性。

报告中,楼宇庆教授还就木星磁层物理、太阳物理、行星际空间物理、脉冲星及磁星物理讨论了这项研究的意义,梗概性地介绍了射电望远镜观测手段和技术重要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并强调了在国防方面的应用。这次讲座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爱国教育。讲座中,同学们积极提问,取得很好的效果。

 

楼宇庆: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82年获北方交通大学学士,经CUSPEA赴美。198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物理博士。1987-1989年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做博士后。1989-1991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助理教授。1991-200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天文和天体物理系(Department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任至资深研究员。2002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03年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主持科研项目包括美国科学基金三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和重点项目、海外杰出青年学者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清华《百人计划》理论天体物理、清华自主科研项目;参加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和国际Herschel卫星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