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庆教授做报告《通过空间和地面联测运作来探索空间科学和天体物理前沿》

  • 作者:物理科学学院 孙兆永
  • 日期:2013-06-25
  • 2439
6月20日下午1点半,在中关村教学园区S301教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与物理科学学院共同开设的夏季学期课程——第十期“李政道讲座”正式开讲。本期“李政道讲座”共有十讲。
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的楼宇庆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李政道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李政道讲座》的由来。李先生及其同时代的学者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的无私付出令同学们感动,赞叹。楼教授又介绍了已故天体物理学家,数学家林家翘先生传奇而又卓越的学术生涯,并作诗赞叹林家翘先生,令同学们肃然起敬。
接下来,楼教授和同学们分享了《通过空间和地面联测运作来探索空间科学和天体物理前沿》的报告。
报告中,楼教授指出,空间和天体物理前沿科学课题研究具有综合性极强的特点,常涉及多个空间卫星和地面望远镜联合观测运作协调,好的科学思想、多方面的知识信息、有效合理安排使用仪器、切合实际的数据分析和发展理论模型都必不可少。中国正在大规模计划研发制造地面望远镜和空间及天文科学卫星,强调实实在在的科学问题研究至关重要。楼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的的木星内辐射带准周期振荡模型预言了木星准周期活动的全球性。国际空间卫星Ulysses, Cassini, Chandra, XXM-Newton 和Advanced Composition Explorer (ACE)的木星和太阳风观测从多方面印证这一物理图象。楼教授进而又介绍射电望远镜观测手段和技术重要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问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科研热情。楼教授也认真作答,细心为同学们解释每一个疑惑。
 
 
(楼宇庆,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82年获北方交通大学学士,经CUSPEA赴美。198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物理博士。1987-1989年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做博士后。1989-1991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大学(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助理教授。1991-200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天文和天体物理系(Department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任至资深研究员。2002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03年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楼宇庆教授从事磁流体天体物理、太阳物理和空间物理研究三十年,在国际主流天体物理和地球物理杂志上发表一百三十多篇文章,包括《Nature》一篇和《Science》两篇。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九十余次,发表会议文集文章四十篇,应邀做学术报告一百多次。主持科研项目包括美国科学基金三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和重点项目、海外杰出青年学者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清华《百人计划》理论天体物理、清华自主科研项目;参加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和国际Herschel卫星科学研究项目。
 
带领清华学生用80厘米TNT望远镜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三颗超新星(大陆高校首次);用青海德令哈13.7米射电望远镜观测星云分子谱线并做理论模型拟合;用波多黎各Arecibo 300米射电望远镜从事恒星形成分子谱线研究。培养的毕业生多人获清华物理系毕业奖项、一等国家奖学金、获优秀毕业论文、并赴美国和欧洲的国际著名高等学术机构深造,包括Princeton, Harvard, Stanford,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Oxford, Max-Planck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Arizona,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Ecole Polytechnique等。清华训练的学生中,两人分别获两年一度的全国高校本科实验论文一等奖,一人获2007 Einstein奖,一人获2011年声誉极高的德意志自然科学院Leopoldina Fellowship,三人分别获2012年度国际上声誉极高的Hubble Fellowship。)  
(作者:物理科学学院 孙兆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