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 “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所属的大学,通过科研与教育的紧密融合,已经崛起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佼佼者。在此,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吴岳良探讨了该校独特的办学模式。
国科大的独特发展战略是什么?
国科大作为中科院构建科研院所、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发展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这一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我们秉持“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坚持独具特色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
在全球大学都在为推动科技创新而努力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由于与中科院直属科研院所的高度融合,具有一定的优势。自2014年以来,我们又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学院的建立。学院由高水平科研院所承办,聘任相关领域的院士和科研院所所长担任学院院长,并把教研室建在科研实力最强的实验室,由科教融合学院的教授直接担任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这一系列办学举措,特别是充分利用中科院实力浓厚的科教队伍和资源丰富的科研平台,我们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的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科教融合带来的研究创新有哪些?
得益于科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我们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研究项目,其中不乏一些重大项目,他们有助于带来创新的理念和活力。例如,近期在银河系中发现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一成果就有国科大学生的参与。这一发现是在中科院的领导下,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也即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完成,我们的学生做了大量的观测工作。这次发现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在另一项利用转基因猴研究人类自闭症的项目中,学生们也参与了建立自闭症动物模型的实验。
在中科院的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设备研制方面,例如世界首台分辨力最高紫外超分辨光刻装备的研制,以及由我参与领导的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在轨测试的成功,也都离不开国科大学生发挥的作用。这一系列科研成果也使得我们在国际和国内大学排名中的位置迅速上升。
科教融合是如何促进人才培养的?
中科院强大的科研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有很好的激励机制鼓励我们培养单位的科研人员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很多研究人员也有很强的教学动力,因为他们希望吸引优秀的学生到自己的实验室来。同时,我们在本部也有专职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本科学生有两次机会选择导师、更换专业方向,并参与研究项目。他们可以得到扎实的基础理论训练,并能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的研究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并依托中科院先进的大科学装置,为学生跨学科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上成效显著。不少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在包括《自然》和《科学》等在内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在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两大榜单中,我校师生参与的9项科研成果11次上榜。我们的许多本科生也在一流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并被世界一流大学录取,继续深造。截至2020年6月,国科大三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均超过90%。
国科大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有哪些优势?
配合中科院国际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利用科教融合的特色优势,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到目前为止,国科大已经与近百所世界一流大学或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依托中科院海外科教中心,建设国科大海外联合科教中心。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们与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联合8所丹麦大学共建的“中丹中心”,并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中丹学院”。丹麦之所以与我们合作,是看重我们的科教融合的优势,以及我们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潜力。中丹学院的教学任务由双方共同承担。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二类机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ICTP-AP)”,并且建立了国科大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等国际化的科研机构,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开展原创性的前沿基础研究。
我们独特的科教融合模式也吸引了众多的留学生,目前,国科大共有在读外国博士生逾1000人,持续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同时,我们多渠道大力推进学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有多个学生交流项目。
您对国科大的未来发展规划是什么?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办学模式,打造其“升级版”。这可能涉及到培育我们的校园文化,进一步密切与中科院各院所的联系;成立一些新兴和交叉学科的学院;提升京外科教融合学院以更好地与全国各地的中科院院所合作;与全国各地相应区域的科教机构紧密结合,通过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为区域的科技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此,我们也要吸引更多的优秀科研人员,共同将国科大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一所国际化、开放式、前瞻性、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