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数专刊发文介绍国科大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国科大连续两届获评自然指国科大连续两届获评自然指数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第一名数世界年轻大学排行榜第一名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侨事务办公室
  • 日期:2021-12-16
  • 1436

编者按:根据全球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2月10日消息,《自然》最新出版的“自然指数-年轻大学2021”增刊显示,根据2020年文章份额排名的全球年轻大学(建校时间在50年及以下)50强中,有23所是中国的大学,其中5所位居前10。中国科学院大学已连续两届获评自然指数中排名最高的年轻大学。近日,自然指数专刊、Nature官网和Nature Portfolio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题为《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的文章,专门介绍国科大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国3000所院校中,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建校时间虽然不长,却独树一帜。43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依托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研究资源,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银河系中发现了一个名为LB-1的恒星级黑洞

科教融合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著名土壤生态学家王艳芬表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成功离不开其科教融合的综合性育人体系。中国科学院大学共有41个学院,每个学院都由一所科研能力出众的中科院研究所主办,并得到该学科其他若干研究所的支持。学院院长由主办研究所的所长或是知名科学家(如中科院院士)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能够利用中科院的最新设施开展前沿研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刘继峰教授领导一支国际科研团队,利用中国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研究围绕黑洞运行的恒星。五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深度参与了这个项目,并在刘继峰的指导下使用该望远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研究。最终,他们不负众望,发现了一个恒星级黑洞,其质量远远超过了约20个太阳质量的预测上限。这一发现于2019年11月发表在《自然》上,对过去关于恒星演化以及这种大质量黑洞形成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这体现了研究实践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的重要性,学生通过与导师合作,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王艳芬说:“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投身于科研事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导者。”

未来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不断优化教育体系,为的是让才华横溢的毕业生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

    王艳芬说:“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技能,不同时代也需要不同的学科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凭借前瞻性的战略,持续调整资源配置,培养最符合未来需要的人才。”

    一般人认为,人工智能(AI)的研究内容只是计算机科学或信息科学的延伸,但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对AI未来潜在发展方向的全面评估,人工智能被认为与一系列学科相关——如数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控制、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甚至脑科学——并成为了一个核心研究领域。王艳芬说:“有了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毕业生能掌握AI领域的各种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

  这种跨学科的培养方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很常见。另一个例子是工程科学学院的成立,该学院集工程技术、工程哲学、工程管理、心理学等学科于一体,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期望选择跨学科课程。王艳芬说:“我们打破了所有界限。中国科学院大学没有哪两个学生的课程是完全一样的。通过做出这些改变,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夯实知识基础,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本科新项目

  虽然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关注研究生教育,但学校也在试行一个新的本科项目。在本科第一年和第二年,学生学习通识的核心课程,为将来选专业打好基础。

    中国科学院大学还在这一阶段开设了身心健康课程,帮助学生实现学业与生活的良好平衡。无论学生将来选择哪个专业,学校还教授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

    第三类核心课程是语言,这包括训练批判性思维技巧的写作课程。王艳芬说:“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讨论、辩论,学会自我表达和提问,这是最为重要的。”学校还安排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来培养国际视野,通过学习计算机语言来实现与机器沟通。

   到了本科第三年,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他们可以尝试多种选择,例如数学、物理或生命科学,从而找到他们的技能和兴趣所在。本科第四年,他们将进入中科院的实验室或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外合作大学的实验室开展真正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致力于成为一所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和优秀学生的顶尖大学。王艳芬说:“我们希望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帮助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自然指数-年轻大学2021” (Nature Index 2021 Young Universities )增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