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对话国科大科技工作者:如何理解科学家精神

原标题:初心不可改 薪火不曾熄

  • 国科大
  • 日期:2022-03-10
  • 6479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对科学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

  科学家精神是我国科学界宝贵的精神财富。过往70余年间,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中国的崭新面貌。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又当如何传承并弘扬这些精神呢?

为什么是这12字?

  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被归纳总结为12个字、6个词。“爱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要义,而与之密不可分的,是“奉献”精神。

  “爱国与奉献,就是让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回答‘做什么人’‘立什么目标’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瑜对《中国科学报》说。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授,是钱学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的首届学生。

  “你做科研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还是只为个人和小家庭优越的物质生活?不同的答案,注定会有不同的人生方向、高度和厚度。”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则强调了“创新”和“求实”的意义。“所谓‘求实’,就是追求真理、尊重规律,不被权威束缚,不向功利折腰。这是科学研究最本质的动力。”他说,“‘创新’则更不必说了,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必须打破传统的、惯性的思维,要有创造性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开拓人类的认知边界。”

  “对今天的科学家来说,‘协同’的意义尤为凸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博士生导师,编者注)李家洋说,“当今时代,除了纯数学等极少数学科外,绝大多数研究领域都需要广泛深入的合作。如果说过去的研究是一条线,今天的研究则是更加庞大复杂的综合体系。你没有协同的精神、合作的艺术,就很难做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工作。”

  “同样重要却时常被忽略的一点,是‘育人’。”张瑜说,“一个科学家只知道做好自己的课题、做好自己的研究领域,那远远不够。只有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做得成功,学界才能新秀辈出,我国科技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钱学森先生‘科学家办教育’,着力培养科技后备力量,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和发扬光大。”

不薄今人尊古人

  一提起科学家精神,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老一辈科学家。相比之下,那些当前奋战在科研一线的、正当年的科技工作者则较少被谈及。

  这是为什么呢?

  “这并非我们只歌颂老一辈、不歌颂新一代,不存在‘厚古薄今’的问题。”张瑜说,“老一辈科学家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人为定义、刻意宣扬的,更不仅仅是因为资历老、地位高,而是他们确实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重大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说,如果把从无到有开辟了“两弹一星”等伟大事业的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前辈称作共和国的“第一代科学家”,如今80岁上下的一批科学家,“或可称为‘第二代’”,他们继承了前辈科学家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体力行和引领下,推进了北斗、空间站、天眼、高铁等重大的科技突破。

  “老一辈科学家固然可敬,我们今天的科技中坚力量和后备力量也很出色,堪当大任,令人欣慰。”张瑜说。但他认为,部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没有经历过百废待兴的年代,“因此我们应该负起宣传、教育和培养的责任,让年轻一代更好地承担起国家重任”。

  李家洋认为:“时代赋予老一辈科学家人生的传奇色彩和典型意义,让他们的故事更加动人,更有传播性。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身边千千万万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科技工作者。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下,他们没有那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但都在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中国的科技工作者非常勤奋。就我所见所闻,从研究生到研究员,很多人都没有节假日,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的动力从哪里来?就是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李家洋说,“如果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每一天都能兢兢业业、全力以赴,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精神会传递,未来亦可期

  科学家精神如同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在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时代被先行者点燃。自此以后,一路被传递着、保护着,作为火种传播着、扩散着。

  林建华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工作者能保持纯粹,初心不改。

  “现在,国家为科技工作者创造了非常好的工作环境,我们就更有义务心无旁骛地献身于科学事业。而且正因为物质条件变好了,科学家更需要对名与利的诱惑保持清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洁身自好地做学问,不要辜负时代的幸运和国家的厚望。”

  李家洋曾担任一些行政职务,如今卸下这些行政职务的他,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事实上,我从未离开过科研。即便在做行政工作的那十几年,绝大多数的晚上与周末我都在实验室。”他说。因为从事科研、了解科研,所以作为管理者能更好地指导科研工作;因为做过管理者,所以能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宽广的视野来开展科学研究——这就是李家洋从自身做起,对科学家精神最朴素的坚守。

  张瑜已经81岁了,过去十年来,他走遍全国,遍访228所高校、一些科研单位及中学名校,以亲身经历为线索讲述钱学森的故事,传播他的科学家精神。

  “在各高校进行讲座的时候,每次到学生互动环节,我都很受感动,他们积极提问,跟我诉说自己的心里话,展现出乐观积极、独立思考、求知欲强的特点。”张瑜说。

  看着他们,张瑜仿佛看到科学家精神的火种,正在一颗颗年轻的心中萌芽。星星之火,生机勃勃。“精神会传递,未来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