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大学14位博士生导师获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方忠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奖项类别:物理学奖)
从事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工作,通过发展特色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在自旋-轨道物理、拓扑电子态理论与计算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贡献。计算发现Bi2Se3、Bi2Te3家族拓扑绝缘体,提出了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材料体系和方案,被实验实现;计算发现了拓扑狄拉克半金属、外尔半金属,将拓扑电子态的分类从绝缘体推广到了金属;提出拓扑电子材料词典,开发了系统性计算拓扑材料的方法,构建了拓扑电子材料目录。
阎锡蕴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生物学奖)
聚焦肿瘤免疫学研究,发现新靶点、发展肿瘤精准治疗新策略;在纳米酶催化机制及应用研究方面,探究纳米酶的催化机制,实现其可控制备,拓展纳米酶在疾病诊断、传染病监测、污水治理等方面应用研究。
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生命科学奖)
长期致力于植物感知温度以及开花和器官发生的分子网络研究,在小麦春化作用和水稻寒害信号感知机制以及激素互作网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创新性贡献,并利用分子模块理念,合作培育水稻耐寒高产优质的新设计品种。
张国范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农学奖)
长期致力于海洋贝类养殖学理论和技术研发,精细解析了贝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发表了我国水产领域的首篇nature论文,阐明牡蛎高抗逆性的分子基础和种质分化的驱动机制,推动中国水产养殖研究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建立贝类“育繁推”一体化应用推广体系,推进了中国贝类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育成国审水产新品种8个,创建了鲍配套杂交制种技术,育成中国首个贝类新品种;建立贝类分子模块育种技术,育成高糖原长牡蛎“海蛎1号”国审新品种,开启并持续推动了中国贝类养殖的良种化进程。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陈云霁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奖项类别:青年创新奖)
带领团队研制了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1号”;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在近亿台智能手机和服务器中;学术论文多次获得计算机体系结构顶级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受到上百个国际知名机构跟踪引用;被Science刊文评价为深度学习处理器研究的“先驱”和“引领者”。
龙丽娟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区域创新奖)
长期从事南海海洋生物资源挖掘、功能利用与生态工程应用研究工作。围绕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认知、功能挖掘和可持续利用,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生态保护、修复理论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促进热带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资源绿色利用的工程化。在海洋微型生物(微藻和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构建、功能发掘与利用,海洋生物功能物质利用新技术,珊瑚礁藻类资源与生态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肖文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区域创新奖)
长期在中国北方及邻区戈壁山区从事沉积大地构造学研究,围绕造山带结构及时限、造山方式与大陆增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创建了中亚造山带多向汇聚复式增生造山模型,提出了多岛弧裂解-弯曲-拼贴是大陆增生的重要机制,发展了显生宙大陆增生机制理论,解决了国际学术界关于造山作用长期性与短暂性争议,为全球造山带的解剖提供了创新的研究思路和典型范例,在中亚造山带构造格局和大陆增生机制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赵红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奖项类别:物理学奖)
张佳宝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农学奖)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戴庆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
(奖项类别:青年创新奖)
林学春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青年创新奖)
杨元合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青年创新奖)
詹祥江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
(奖项类别:青年创新奖)
方创琳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奖项类别:区域创新奖)
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城市群发展与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城市(群)人地系统耦合机理及空间分异规律,创建了城市人地耦合圈理论与耦合器调控方法,提出了城市群自然成长的基本规律与空间组织格局,揭示了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