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赵越,男,汉族,中共党员,浙江金华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02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022年江西省委组织部定向选调生,现任江西省自然资源厅二级主任科员,挂职抚州市黎川县日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人物故事:
两年间,赵越经历了从村支书助理到挂职副镇长的岗位转变,但不变的依然是为群众办实事、为农村谋发展的初心。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段路接着一段路走,基层锻炼让他褪去了“书生气”、增添了“泥土香”。
一、在“基层课堂”学思践悟,笃定前行方向
初到黎川县十里村,为了尽快完成从“人生地不熟”到“接足地气”的转变,赵越开始上户走访调研、向村干部请教、和大叔大婶唠家常、帮村民孩子辅导作业等,逐渐掌握了村里情况。刚进村工作时,村民习惯性得向他投以陌生的眼神,连村里的狗也冲他乱叫。而当陌生转为熟悉,朴实的村民总能热情向他招手微笑,聊上两三句家常。两年的基层工作让赵越感触颇多,极为珍贵的收获便是那份真诚亲切的群众情谊。在与老百姓打交道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烦心事、操心事,知道了到他们的期待与要求,为破题“如何提高农村生活幸福指数”提供了方向,也让他切身领悟了“群众路线”的内涵。这两年来,他体会到服务基层除了“身入”更要“心至”,这样才能答好这张“民生答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悟从群众和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工作方法,在厚植为民情怀的同时练就过硬本领。为何基层是选调生锻炼的最好课堂,这即是原因。
图1 赵越定期了解困难村民生活情况
二、以“产业之笔”破题解难,增添振兴活力
回忆刚下村工作时,赵越便萌生了“这两年时间,总得给这里留下些带不走的东西。”的想法。逐渐融入基层工作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农村更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他挂点的十里村,产业薄弱是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经多次调研和总结,赵越提出以扩大产业结构主线,立足村内传统优势和资源禀赋,来打造优势产业品牌、发展村集体经济,得到了镇、村干部的同意与支持。因村里依托省地调院发现了储量规模巨大的矿泉水矿床,他到村后便和驻村工作队谋划招商引资,联系了多家企业,寻求各级政府支持,最终成功引进百岁山公司建厂投产,实现资源向资产的转变。作为自然资源部门的挂职干部,通过研读政策规定,对接县、镇相关部门,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同驻村干部们引进了江西谷丰食品公司和江西盈坤科技公司在村建厂,分别从事米粉生产与木筷加工,不仅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也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稳定的租金收益。为了防止困难村民闲置农用地、影响收入,他拉着村干部上户做村民工作,流转土地建设了40亩大棚,并打造成了“黄金百香果采摘基地”,每年能给村民们带来固定收入。作为挂职选调生,基层经验少,在农村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只要常请教、勤思考、肯干事,便能在激发农村活力、帮助产业发展上始终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为“幸福大厦”添砖加瓦,厚植为民情怀
“在其位尽其责”,赵越时常会思考如何提高基层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问题关键要从他们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入手,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到镇任职后,他得以更多机会为村民办些实事。赵越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根据不同村民的困难或需求,分类施策。对于突发疾病或意外的村民,在入户了解详细情况后申请补助为他们纾困解难,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户困难群众的“口袋里”。对于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联合了民政部门将闲置的旧村委会改造成“一老一小”幸福院,为老人供餐并照顾儿童,解决外出务工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两年来,赵越始终把自己当成“村里人”,将基层一线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在全县成立首座“人才培育工作站”,制定人才培育办法,奖补面临升学但家庭困难的学子。为帮助村民在家门口便能收发快递,他对接邮政公司,挂牌全镇首个“村级快递服务站”,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除此之外,通过打造“乡村大舞台”、帮助广场舞爱好者组建文化宣传队、联系县中医院定期下村为老人义诊、邀请省肿瘤医院为村民开展肿瘤筛查等活动,赵越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基层工作的意义所在,体会到服务民生只有立足实际、于小事着手,才能让村民感到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2 赵越邀请医生为村民义诊
图3 为困难学子颁发升学奖金
人物寄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有多少真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看到了基层人民的冷暖甘苦,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而选调生们也有自己的“梁家河”与“知青岁月”。从接触基层、了解基层,到融入基层、服务基层,我在贴近农村中深刻理解了基层群众的需求与期盼,践行着“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精神。希望更多肩负使命和责任的国科大师弟师妹们,勤学善思,勇于创新,从国科大启程,乘风破浪!
来源:国科大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