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讲坛第九期7位“跨界”嘉宾同说“梦想”

  • 国科大记者团
  • 日期:2015-09-24
  • 4940

       9月20日14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创办的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总会主办的公益性讲坛——CC讲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下简称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此次CC讲坛是第九期,邀请来自各个领域共7名嘉宾登台演讲,每人仅用18分钟分享自身经历与思想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心灵的洗礼。
   “爵士音乐是什么?”著名爵士钢琴演奏家、作曲家罗宁对听众发出如此提问。或许大多数人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是书本上对爵士音乐的基本定义,然而罗宁却认为爵士音乐是一种自由、包容与时尚,而每一个做爵士音乐的人都应该打开自己的心、感受自己的心,才能真正让更多人感受与欣赏爵士音乐。他现场为听众弹奏自己心里的、与贝多芬截然不同的《致爱丽丝》。“做好自己,去突破,去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我始终相信,难得的机遇才是巨大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朱慧珑面对听众慷慨激扬的说道。科技是国家的第一生产力,在集成电路方面世界各国同时面临着竞争问题——谁先抓住机遇,谁就可以占优势。机遇是最大的挑战,具有领先的能力,才能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在北京,城市地下室占据着大量市场。地瓜社区创建人人周子书向听众分享道:“辞去美术馆工作的时候我已经有三十多岁了。有时候就在问自己,我为什么现在要做这件事情?而不是过去或者将来。”后来,他选择设计地下室,放弃了传统的线上调研,深入群众内部进行调查整理,最后做出优异成果。“其实很多时候你看不到未来,总是想要把事情到以后再做,其实如果你一门心思的做某件事情,那么你就有可能收获成功!”
   “你能成为灾害中的幸存者吗?”这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中扶人道救援队执行队长杨艳武的演讲主题。在经历了超过一百六十次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灾害救援工作之后,他发现绝大多数伤亡都是因为救助不当导致的,于是他的思想就开始从如何救援转化为如何教别人逃离。尽管想要让全国各地接受这种方法比较困难,但他还是坚持教授,对救援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电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我所做的事情就是将传统的电力系统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做成智能电网。”电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中国电力信息通信领域学术带头人刘建明为听众简单介绍他负责的智能电网的结构及其优点——不仅能解决传统电网的不方便之处,同时也能有效节电。“我希望未来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大距离输电,那样不仅造福民众,更为国家环保做出巨大贡献。”
   传统文化在当代人类生活被逐渐忘却,女孩王薇却行走在深山村寨寻找传统文化。“在苗族时许多老人都拿出自己当年出嫁时母亲做的嫁衣,上面的图案明显突出那些母亲对孩子的爱。传统服饰所传达出的情感是当代服饰所缺少的”。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却带领着团队去寻找传统工艺品并且把那些工艺品带出大山,让更多的人欣赏它的美。“首先要学会吃苹果,然后才会去种苹果。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尝到传统文化的甘甜,从而去接受它传播它。
   说到白血病,许多人谈之色变,认为得了白血病就一定会死去。然而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却说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的确,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发展和完善了“北京方案”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并且不断的得到国际方面认可。在他心里最感谢自己的病人,是病人对他的信任与尊敬帮助他进行人体实验从而获得成功。“今天的演讲结束了,北京方案将继续开始。理想是一种模糊的精神力量,我希望你们都不要抛弃了这种力量!”
   对听众来说,这七位演讲嘉宾的成功没有脱离“梦想”这两个字。是的,梦想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梦想,才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今天的CC讲坛虽然结束了,但听众们的梦想将在这里起航!
(摄影   刘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