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12位校友当选为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大学 校友总会 校学生会
  • 日期:2015-12-18
  • 6296

    2015年127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新增选的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7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大学有12位校友榜上有名,他们分别是:

8位校友当选为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4位校友当选为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怀着崇拜的心情,让我们一起来一一领略他们的风采!

    1、唐勇

    1964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有机化学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唐勇是国科大校友院士,1993获得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黄耀曾院士和戴立信院士;1999年进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现任上海有机所副所长,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谭蔚泓

    1960年生。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分子识别方向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谭蔚泓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院士,1982-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攻读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海外知名学者,国家纳米科技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内容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 纳米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纳米技术及其超小型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实时成像、单细胞活体检测、分子触角超分子、分子信标DNA探针等领域。研究成果在SciencePNAS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Nature系列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30余篇, H-index 79,他引13500多次。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2011”官方统计数据中显示:在全球化学领域华人英才排名中(包括中国),谭教授论文总产出量排名全球第五位,其学术影响力全球排名第十六位。

 

    2014年11月,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Thomson Reuters China Citation Laureates 2014)”在京颁布,包括25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11名中国大陆科学家获得了“高被引科学家奖”,湖南大学谭蔚泓教授榜上有名。

    3、邵峰

 

    博士生导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邵峰实验室资深研究员。邵峰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院友,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后,于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内容主要集中研究病原细菌感染宿主和宿主先天性免疫防御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多种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为模式,着眼于发现并揭示效应蛋白在抑制真核细胞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些新的、较为普遍的生物化学机制。结合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小鼠遗传学等多种手段来研究和阐明炎症小体被激活的生化机制。研究成果研究发现炎症性Caspase为细菌内毒素(LPS)的胞内天然免疫受体,研究发现一个来自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七碳糖转移酶家族,它们催化细菌自主转运蛋白的多糖基化,介导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在肠道感染中发挥重要功能。该研究首次定义了一类新型的细菌七碳糖转移酶家族,并揭示了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在宿主体内有效定植的全新分子机制。该研究也为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替代途径——抗粘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邵峰系统地研究细菌和宿主细胞作用的分子机理、并取得令人瞩目的重要进展。在其11篇通讯作者中,有中国较易认可的4NatureScience,超过迄今以来所有中国生物学院士的记录。

 

    4、徐国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国科大校友院士,19859月至19898月在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研究内容分子遗传学,主要采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包括基因组学)相互依托的实验手段致力于探索动物发育(包括胚胎与成体干细胞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研究成果2011年徐国良课题组和北卡(现在哈佛)张毅教授back to backscience发表了TET氧化5mC产生新的碱基的工作,该项成果当年甚是轰动,应该入选了当年十大科技进展。其后,徐国良老师和李劲松老师合作了一篇nature和一篇cell,都在相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5、张人禾

 

    1962年7月出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院士。19822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气象专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7月和19919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9月起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973暴雨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国际"气候变化及其可预测性"研究计划太平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研究内容主要从事热带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的变异、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指出非线性热带海气耦合系统中的自激振荡现象在ENSO循环中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证明海洋中的物理过程在热带海气候耦合系统的长期演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分析各种热带大气和海洋中的自由波在海气耦合不稳定扰动中的作用,指出起主导作用的自由波受大气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ENSO影响东亚季风的物理过程,指出在El Nio事件的盛期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发生显著异常。指出热带西太平洋赤道附近西风应力异常的出现及其加强和东移以及随后东风应力异常的出现、加强和东移使得El Nio事件从发生和发展到不断衰减直至消失。研究成果主持过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二十余项国家和部委级研究项目。目前为止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正式出版物中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在SCI-E收录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得到大量引用。荣获多种学术奖励,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5年获得中国气象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2012年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二)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6、常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导。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及自然科学史所(科学史硕士);199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工学博士);1991年起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先后任博士后、副教授,1994年晋升为教授。先后任建筑系副系主任(1995-2003)和系主任(2003至今)。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政府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历史建筑保护学术委员会主委。研究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后至90年代中,常老师赴丝绸之路沿线考察历史建筑,在中外建筑比较研究方面取得成绩,对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有所拓展,部分成果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艺术史》(文物出版社)、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大型学术出版物中均有反映。多年来,在常青指导的学位论文中,结合古代建筑史及风土建筑,和近代建筑史及历史建筑两大系列研究,反映了同济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五重”:重理论、重“活着的”历史、重实证、重地域风土、重中外比较。研究成果所撰著《中华文化通志-科技典-建筑志》一书作为百卷学术工程之一,荣获1999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

 

 迄今已有10篇博士学位论文先后被评为同济大学或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并大多被具较高学术声誉的“博士文库”(东南大学出版社)选中出版。

    1995年以来,常青长期参与或主持了同济建筑系整体教学改革及课程系列更新,所授课程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12005),上海市精品课程(2004)及国家精品课程称号(2008)。2003年领衔创办我国建筑院系中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2007年获上海市高校第三届教学名师奖。

    7、汪卫华

 

    19637月生,1993年在中科院物理所获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先后在德国Gottingen大学、柏林Hahn-Mitner 所作博士后和洪堡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国科大的博导。9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2012年国家基金委非晶材料和物理研究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非晶态物理,新型非晶、纳米材料及其它亚稳材料在高压、低温、微重力等极端条件下的制备、结构、物性研究。研制出多种具有不同优异性能的,厘米级的大块非晶合金等亚稳材料,并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微结构及物理性能。建立了一些有自己特色的制备和研究亚稳材料的方法。其中铈基金属玻璃新材料的工作被评为2005年中国基础研究10大进展。合成室温超大塑性金属玻璃研究被评为2007年中国基础研究10大进展。近年来,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Mater, Phys. Rev. Lett, Advanced Mater, 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多篇。12次应邀为国际刊物馔写长篇综述文章。受权专利15项,其中美国专利2. 在本专业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60多次。作为主要获奖人获得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0年国家发明二等奖。研究组2001年被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授予“载人飞船工程神州2号应用任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9年获周培源物理奖。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8、俞大鹏

 

    1959年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东华东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法国南巴黎大学(Orsay)固体物理实验室获博士学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与学术委员。现任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

 

    俞大鹏教授,长期致力于人工微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物性及器件效应研究,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港合作研究基金、973 等国家科研任务,在半导体纳米线材料研究领域做出了一些开创性和系统深入的学术贡献。其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的“功能准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项目获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迄今,俞大鹏教授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3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3 的高水平刊物论文超过一半,如Applied Physical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al 71篇、Physical Review B/Letters 16 篇、Advanced Materials 16篇、Nano Letters 6篇、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0篇等。

    9、刘中民

 

    1964年生于河南省。民盟盟员,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主任。19838月至19863月,他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进行硕士学习。19863月至199012月,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攻读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应用催化研究。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合作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甲醇制烯烃技术(DMTO)工业性试验并通过了国家级技术成果鉴定。20108月,采用DMTO技术的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甲醇制烯烃(60万吨/年)生产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2011年实现商业化运行,引领了我国新兴煤制烯烃战略行业的发展。还主持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体酸催化中压丙烯水合制异丙醇、甲醇制二甲醚、醋酸丁酯合成等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化。

培养研究生40多名,发表论文200多篇,申请专利200多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中国专利金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一项,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省科技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三项,还获得侯祥麟基金奖,中国催化青年奖(首届),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他领导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集体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0、李建刚

生于1961113日。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专家委员会召集人,ITER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建刚也是国科大院士校友。19829月至19855月,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863月至19902月,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聚变研究,李建刚参与主持完成了EAST装置十个系统中六个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主持的EAST辅助加热系统项目高质量、提前完成,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稳态低杂波系统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性束加热系统。他负责开展高性能稳态托卡马克实验,解决许多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使我国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物理研究在国际上得到重视。他积极倡议和推进我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负责等离子体所主要采购包重大工程的实施,为国际聚变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李建刚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一等奖2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首批入选者、四部委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亥姆霍兹国际合作奖等多项奖励的获得者。作为主要作者发表文章152篇(SCI 135篇),其中119篇文章被引用1334次,专著2部,发明专利8项,在国际大会作邀请报告30余次。

    11、姜会林

 19457月出生于辽宁,19697月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考取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硕士研究生,师从薛鸣球院士,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考取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大珩院士,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聘为博士生导师。

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会林被誉为"我国光学行业的第三代的出色代表",他是王大珩院士"文革"后带的第一批博士生。他在光学系统设计、光学CAD技术、医用光学仪器、光电仿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激光通信技术等领域卓有建树,曾主持过长春理工大学(原光机学院)的行政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长春理工大学不仅在科研成果上硕果累累,办学实力、办学效益、内部管理都更趋良好。

姜会林主要从事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他治学严谨、著述颇丰,在光学领域业绩突出,成果卓著。承担过多门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先后培养了20多名硕士和13名博士生。现已完成国家和省部科研课题20项,正主持总装备部和国家"863"等项目4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完成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通过验收1;国防科工委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国家发明专利1;在国庆50周年阅兵项目中荣立三等功。发表学术论文108多篇,已被国际四大检索系统收录39篇。

    12、李家彪

    19614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2001年获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现任国际大洋中脊科学组织(InterRidge)联合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海洋技术专业委员会(ISO 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主席,国际大陆边缘科学组织(InterMAGINS)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科学评估工作组(SEP)专家。

        长期从事海底科学与海底探测工程研究,在大陆架划界和国际海底硫化物圈矿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贡献,开拓了海洋维权应用新领域。是中国边缘海两期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大陆架划界和中国大洋中脊调查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曾获科技部、中国大洋协会"突出贡献奖"、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国家海洋局二等功、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