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思享汇】第4期:“聊聊模型与算力”在鼎好DH3全球科创路演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国科大人工智能校友联合会(筹)发起,国科大金融校友联合会、国科大创业与投资校友联合会、创投读书社、鼎好DH3共同主办,紫东太初、澎峰科技、宁波银行和网易科技频道支持,国科控股陈晓峰校友和兆泰集团投资总经理魏轲应邀出席。
本期活动特别邀请了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金桥,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专委会常务委员、国际知名开源矩阵计算项目OpenBLAS发起人张先轶博士,两位专家围绕“大模型演进与算力突围”主题,从模型与算力两条主线切入,为大家解读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脉络与产业挑战。现场国科大校友及各领域来宾朋友汇聚一堂,集思广益,热烈交流。
致辞环节
致辞环节,国科大校友会办公室刘红雨主任特别委托任晓琴老师代表发言,任晓琴老师对各位校友及来宾表示了热烈欢迎,介绍了国科大校友会的发展情况并预告了第六届校友创新论坛活动。
国科大人工智能校友联合会(筹)负责人、金融校友联合会AI专委会主任郭晓乐校友汇报了AI校友会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筹备计划,并邀请广大校友及业界朋友联动合作;国科大创业与投资校友联合会秘书长刘秋江校友介绍了校友创投工作和智优沃科创加速引擎的发展状况;创投读书社会长战飞扬校友分享了读书社如何以书为媒介,分享价值观,结缘志同道合的朋友;AI思享汇负责人黄新强校友,向大家分享了AI思享汇会活动发起的初心,并向校友志愿者对本次活动的无私付出表示感谢;宁波银行方庄支行行长孟超校友表示,宁波银行已经多次赞助和参与国科大活动,作为国科大校友,将一如既往支持国科大活动。
嘉宾分享
王金桥:多模态大模型是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王金桥教授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从2016年AlphaGo开始,到如今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爆发式发展路径。他表示,大模型能力尤其在自然语言理解、多模态生成等方向上迅速突破,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多模态大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领域,拉动了全球生产率的增长。同时他也指出,推理能力增强的同时,幻觉问题、能耗问题也尤为突出。目前主流大模型推理过程中能效远低于人脑,仅生成一段文本就需消耗数百瓦算力资源。提升单位能耗下的智能密度,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分享中,王教授特别介绍了“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历程与技术突破,强调了跨模态检索与生成在实际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张先轶:国产异构算力进入窗口期,软件体系亟待完善
张先轶博士则从算力供给侧出发,分析了国产芯片在当前大模型需求爆发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尽管国际主流芯片厂商在硬件优化方面能力突出,但国产芯片在新一代架构设计上已展现出差异化创新。例如,通过针对大内存带宽需求优化、灵活处理不同推理速度的异构架构,国产芯片在部分细分场景具备优势潜力。在系统层面,张先轶提出,未来算力体系需要“混合系统”思路,即国产芯片与国际芯片协同部署,通过不同阶段(如预填充推理、实时推理)合理分工,实现成本优化与性能提升。这对软件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张先轶认为:“未来2-3年,将是国产异构算力体系验证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窗口期。”围绕国产芯片应用生态建设,澎峰科技重点打造了算子库、异构计算框架、MaaS开发平台三大核心技术体系。此外,澎峰科技还通过自建计算中心与混合部署一体机方案,进一步加速国产算力在各行业的智能化应用落地。
互动交流
互动问答环节,校友及来宾们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两位专家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一予以细致回答,王教授特意准备了亲笔签名版《多模态人工智能》赠与提问校友。
志愿者风采
本期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薛辉、谭先联、侯陈昊、肖小保、郑靖雯、吴旭、赵商羽、孟超、杨霞清、袁宁、高明净等多位校友及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各方通力协作保障了活动顺利推进,充分彰显了国科大校友的团结与凝聚力。
AI思享汇
AI思享汇旨在搭建一个有深度的AI领域交流与链接平台,通过沙龙的形式,汇聚中国科学院大学内外部AI专家、从业者及关注者,共同探讨AI相关的技术前沿、产业应用、产品设计、商业闭环及交流合作,欢迎各位校友及业界朋友联系与合作,并多提宝贵建议。
入会申请与合作欢迎垂询:
郭晓乐
国科大金融校友联合会副秘书长及AI专委会主任、国科大人工智能(AI)校友联合会筹备组负责人
18610298634
黄新强
AI思享汇负责人
1890113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