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企业行-第29期】组织国科大校友走进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中科紫东太初CTO张家俊博士、CFO王林和业务经理赵九洲的带领下,校友们参观了公司展厅,详细了解了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沿革以及应用场景落地的相关情况,尤其是紫东太初大模型在科学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终端和智能制造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与规模化应用。随后,双方开展了热烈的座谈交流。

中科紫东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而孵化的产业化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领先者,推动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底座建设。作为多模态大模型“国家队”,中科紫东太初汇聚了大模型领域的顶尖人才,形成领军科学家—中坚人才—研发骨干的人才梯队,覆盖科研、工程和商业化多个方面。紫东太初相关成果已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工信部等机构的数十项国家重大项目支持,是首批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的大模型,被中国科学院列为“十四五”规划。同时,公司荣获工信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授予的大模型工作组“优秀单位”称号,核心团队人员先后参与中国信通院大模型标准体系 2.0 的建设。

2021年7月发布的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1.0”,实现了图文音三模态数据间的统一表示与相互生成。2023年6月,“紫东太初2.0”正式发布,实现了全模态认知增强,支持图文音视频、3D点云、传感信号等不同模态的统一表征和学习。2024年11月“紫东太初3.0”正式发布,能力全面对标GPT-4o,首次实现了多模态复杂任务的推理和求解,实现了从模态独立编码到多模态统一原生编码的转变。2025年9月,“紫东太初4.0”正式发布,是全球首个“多模态+深度推理”大模型,在多模态理解、逻辑思维、GUI 智能体等核心能力已实现与 GPT-4.1-nano、GPT-4o 等国际先进模型的对标;在带图思考、复杂推理、工具调用等能力上实现了对GPT-5的超越。
